
夏日明朗,万物可爱
善意也如灿烂阳光般明媚
“善意”的清风吹到了七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同伴支持递温暖
康复路上共前行
在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过程中,社会隔离和病耻感是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许多患者因病情逐渐减少与外界的互动,陷入孤独,严重影响康复进程。为了帮助患者解决这一困境,日前,“同精彩,伴温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同伴支持计划开展了“欢乐畅聚,乐聚希望”线下沟通活动。活动由5名队员共同策划,其中2人担任主持,3人负责机动协助,社工则全程提供专业支持。本次活动为康复患者构建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倾诉与交流平台,深化同伴间的理解与支持,积极鼓励患者走出家门,融入社区,从而促进身心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
活动由第二小组的同伴支持者全程策划主持,各环节设计巧妙、衔接自然。开场时,主持人首先介绍了同伴支持者的角色和活动流程,让参与者对即将开展的活动有了清晰认识。
在破冰暖身“色彩接力”游戏中,参与者被分成黄、蓝、橙三个小组,通过欢快的指令传递和团队配合,原本拘谨的氛围很快变得轻松活跃。游戏过程中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和加油声,让参与者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
接下来的“森林不倒翁”团队协作游戏考验了参与者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每组派出两名代表,精准控制一根约一米长的直立轻质棒,并在移动中接住队友的棒子。尽管游戏简单,但却十分考验团队的默契和配合,现场的加油声和掌声不断,参与者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互动中建立了深厚的信任。
紧接着,“口是心非”挑战赛开始了,这是一项考验逆向思维的游戏,它要求参与者快速给出与常识相反的答案。这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让现场充满欢笑,参与者们在克服惯性思维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认知转换的乐趣,思维灵活性也得到了锻炼。
活动的高潮部分是“心声交融”分享会。参与者围坐一圈,分享各自的经历和感受。有的谈到失眠时的焦虑和尝试的食疗方法,有的分享服药和复诊的重要性,家属们也分享了照护经验,如如何识别患者的情绪变化、调整沟通方式等。在这个没有评判的空间里,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被理解与接纳的温暖,真切体会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力量。
“同精彩,伴温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同伴支持计划在温馨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和真诚的分享交流,参与者们不仅释放了压力、锻炼了身心,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来自同伴的理解与支持。
项目简介
“同精彩,伴温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同伴支持计划希望通过同伴支持计划,培育一支不少于10人的同伴支持队伍,使其成为同伴支持者,对内发挥同伴支持者的作用,为社区较稳定的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同时通过同伴支持者的榜样作用,分享个人康复经验,引导社区其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康复,促使其逐步回归社会,对外展现正面的形象,帮助社会增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理解和接纳。
协作破难关
挑战见成长
日前,“星星点灯”——边缘青少年服务计划项目在禅城区检察院社区观护基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活动。活动通过互动体验和团队合作,帮助行为偏差青少年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发掘自身潜能,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当日上午,首先开展青少年历奇体验营,通过趣味游戏和团队挑战,帮助青少年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活动伊始,社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深远意义,帮助行为偏差青少年清晰理解活动的核心目标。随后,青少年们体验了“不倒森林”“导轨传球”“进化论”卡牌挑战三个精彩环节。
在“不倒森林”游戏中,青少年们围成一圈,需在移动中确保前一位的棍子不倒。社工耐心地示范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团队配合的关键要领。经过数次尝试与磨合,成员们从最初的频频失误到逐渐找到默契,最终成功完成了整圈的“不倒森林”挑战。
在接下来的“导轨传球”游戏中,社工要求队员用U型导轨搭建传球通道。起初因配合生疏,球屡次掉落。队员们迅速调整,有人降低导轨角度,有人注意对接高度。经过三次尝试,终于成功将球送入指定位置,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欢呼。
经过两轮的游戏,队员们越来越投入。在充满趣味与策略的“进化论”卡牌挑战中,每人初始4张牌,需根据持牌数量决定展示方式。玩家可自由挑战对手猜拳,胜者夺牌。经过5分钟紧张刺激的猜拳对决,最终持有最多卡牌的成员脱颖而出,成为本环节的优胜者。
当日下午,活动则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通过互动体验式教学,引导青少年发掘自身潜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主持人老师陈燕萍创新性地采用“动物特质投射法”进行破冰。青少年们从老虎、考拉、孔雀、蜜蜂、变色龙、猫头鹰六种具有典型性格特征的动物中,分别选择自己喜爱和自认为与自己相似的动物。这个环节不仅活跃了气氛,更引发了青少年对自我认知的思考。
接下来,陈燕萍设计了职业倾向测试。通过8个工作场景选择题的作答分析,帮助学员们识别自身特质对应的动物象征,并了解他们适合的职业方向。随后播放的职业规划指导视频,以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示了科学择业的方法,学员们全神贯注观看,并积极结合自身现状思考未来发展方向。
在“职业猜猜猜”的小游戏中,各小组通过讨论将职业描述与对应职业进行匹配。在游戏过程中,学员们既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又加深了对各类职业特性的理解。
最后,陈燕萍在总结中系统阐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特别针对行为偏差青少年的特点,分析了可能遇到的职业困境及应对策略。她强调:“科学的职业规划不仅能帮助个人实现价值,更是融入社会的重要纽带。明确目标可以增强生活信心,避免因迷茫而误入歧途。”
一整天的活动通过游戏互动和课堂引导,不仅让行为偏差青少年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还帮助他们探索自身潜能,明确未来方向,为他们的社会融入和个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简介
“星星点灯”——边缘青少年服务计划项目针对佛山市禅城区检察院转介的有潜在违法犯罪风险的青少年群体和被害青少年开展个案咨询和家庭辅导,避免其走上犯罪和危害社会的道路,回归正常生活;围绕“搭建未成年人立体保护网”这一目标,项目将联合禅城区检察院从社会适应教育、心理成长、亲职教育等三个维度开展“线上+线下”的教育宣教工作,给辖区内青少年群体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针对青少年家庭改善亲子关系,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强化青少年家庭支持系统,提供青少年技能培训支持,巩固全社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的防线。
研学探历史
童心悟乡情
7月5日,“心相聚,爱无界”——禅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爱计划项目带领近40名儿童前往佛山市城市展览馆开展研学活动。活动通过参观佛山市城市展览馆,增进外来务工子女对佛山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入感。
在佛山市城市展览馆一楼,大家用理性解读佛山的成长轨迹——从历史名镇到现代都市,非遗传承与产业创新共舞,数字背后是这座城跳动的脉搏。
名人墙上,从维新先驱康有为到武术宗师黄飞鸿,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如星辰般璀璨。他们以笔墨唤醒时代,以实业振兴家国,共同编织出佛山“文脉绵长、武韵悠远”的城市品格。
步入展览馆二楼,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了通济桥的前世今生,每年“行通济”活动都人潮满满。通济桥不仅连接着两岸,更串联起佛山人的过去与现在。站在桥头,大家触摸到的不只是历史的温度,更是一座城市绵延的文化记忆。
“快看!这个龙窑模型会冒烟!”随着讲解员按下按钮,东平湾畔的龙窑模型喷出袅袅“烟火”,引得同学们兴奋地围拢观看。在嫁娶屋展区,讲解员指着大红花轿问道:“知道为什么佛山人要在专门的老屋办喜事吗?”原来,这是清代佛山商人的智慧之举——共用婚庆场地,既增添了喜庆氛围,又节省了开支。
活动尾声,社工们特别设计了趣味十足的互动环节。在展品信息连连看、佛山历史知识抢答等游戏中,同学们踊跃举手,答对的同学都获得了精美礼品和小零食,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本次佛山市城市展览馆研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直观了解了佛山城市发展的脉络和千年古镇的辉煌历史,更让外来务工子女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包容。
项目简介
“心相聚,爱无界”——禅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爱计划项目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儿童发展、人际交往、心理健康三个层面进行切入,致力于帮助其营造良好的朋辈、家庭及学校氛围,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幸福感,促进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增强归属感,为外来务工人员减轻一定的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每一个故事都在传递温暖与力量
未来
让我们继续同行
用行动点亮更多人的生活
素材来源丨佛山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佛山市阳光心态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佛山市聚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佛山市慈善会
佛山市慈善会成立于2001年,自成立以来,佛山市慈善会倡导慈善理念,宣扬慈善文化;积极推动佛山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募集社会各界资金,兴办各类社会公益事业;设置各类慈善机构,建立起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