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名重度地贫儿的降生,就意味着一个家庭沉重负担的开始。2010年,健仔出生,2岁时确诊患上重型地中海贫血,漫长的治疗和高昂的费用一度让家庭陷入困境。在家人的守护和坚持,在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的帮助,输血治疗8年后,健仔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目前恢复良好,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校园。日前,佛山市慈善会工作人员探访了健仔一家,为他们送上了问候和祝福。
健仔一家来自韶关翁源,健仔父亲李叔和母亲廖姨在佛山工作多年,“我们想在佛山有个家,可以扎根在这里。”廖姨希望靠着夫妻俩的努力,生活可以越来越好。但随着健仔的出生,家里平静温馨的日子被打破了。
突发变故!
2岁儿子确诊地中海贫血
2010年1月,健仔呱呱坠地,但是因为严重的黄疸,刚出生不久他就被抱入了新生儿科病房。经过一周的治疗后,健仔的黄疸有了好转,但又检查出患有贫血。
廖姨夫妻以为是营养不良,觉得多补营养就好了,于是经过短暂治疗健仔就出院回了家,也带孩子去看过中医,买过名贵的营养品给孩子吃,1年后,孩子的肤色并没有大的改善。尽管还有担心,但孩子没有其他不良症状,两人觉得等孩子再大一些就会慢慢好起来。
直到2012年11月,2岁多的健仔开始反复发高烧,嘴唇毫无血色,脸色也比之前更加蜡黄,夫妻俩带孩子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不久后,报告结果出来,健仔确诊患上重型地中海贫血。
得知这个结果时,一家人都傻眼了。“我第一反应就是医院肯定搞错了,不可能。”廖女士回忆道,“我们都健健康康,为什么孩子会生这种病,如果不是看到诊断书,我都不知道我们身上会有这种基因。”
健仔刚确诊那段时间,夫妻俩心情非常低落,看到别人的孩子就会想起自己孩子,廖姨经常忍不住掉泪,“有时下班回到家里,看到孩子,眼泪就自动掉下来,心里总觉得孩子要没了。”
坚强乐观!
小小年纪从不抱怨
李叔和廖姨都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接受了孩子的病情后,他们通过各种办法了解地中海贫血的治疗知识,带着孩子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治疗之路。
患上重型地中海贫血,必须吃药、输血、打排铁针,目前药物无法治愈,唯一根治的方法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健仔渐渐长大,他问妈妈,“为什么我要去输血,别人都不用去?”廖姨说,“很多小朋友小时候都需要这样输血的,就像感冒发烧那样,长大就好啦”。渐渐地,健仔不再问为什么,他乖乖地按医生的要求打针、输血、吃药。
从3岁开始,健仔每天都要喝大碗的排铁药,药像牛奶一般浓稠,味道却如黄莲一样苦,健仔从抗拒到习惯,逐渐长大。
由于长期输血打针,健仔肚皮和手臂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针孔,廖姨说:“如果可以,我愿意为他承受这一切痛苦。”
廖姨结识了一些地中海贫血孩子的家属,经常带着健仔一起去参加相关活动和讲座,大家都说健仔乖。
相比其他同龄孩子,健仔更珍惜学习的机会。因为夫妻俩每天都要早出晚归摆摊卖菜,健仔每天都一个人上学放学,回家主动做作业,数学一等奖、成绩优异的奖状在家里垒起了一堆。
困难重重!
在失落中堆砌希望
健仔要定期进行输血和排铁,每个月费用都要3000-4000元,这相当于家里每个月三分之二的收入。对于重型地贫患者来说,根治的办法只有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2014年3月,廖姨一家开始为了孩子的配型四处奔走。但是,夫妻俩和健仔哥哥的配型结果都不理想。2014年9月,健仔找到了合适的骨髓配型,但是五六十万的治疗费用让一家人陷入了困境。他们四处借钱,但是最终还是没法筹够手术的费用,不得不放弃了移植的机会。廖姨大哭一场。
为了给健仔治病,廖姨一家一直省吃俭用。由于市场搬迁,菜摊位置比较偏僻,收入越来越低,有时月收入只有3000-4000元。李叔除了卖菜之后,还经常去打散工补贴家用。2019年,健仔的19岁的哥哥放弃了读大专的机会,去广州一家首饰店做学徒帮补家用。
骨髓配型并不容易,2020年,经历了9次配型,其中却发生2次配型成功之后骨髓捐赠者悔捐的变故,终于,健仔再次等来了合适的骨髓。
砸锅卖铁也要做手术。廖姨一家多方奔走筹钱,健仔告诉她说,“我不做手术也可以的,很多人都没有做手术,一直输血就可以了。”廖姨双眼又红了,“他是想做手术的,只是担心家里没有钱。”
健仔治病已经花费了20多万元,家里经常入不敷出。但是地中海贫血患者活到成年的几率很低,随着健仔年龄的增长,移植手术已经越来越迫切。一切为了孩子,廖姨一家在求助平台和媒体上都发出了求助,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20年7月,健仔终于顺利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为了省钱,健仔住院期间,廖姨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附近的京溪生态公园爬山接山泉水,然后用木棍挑着
大桶水回去喝,“我跟别人说我很喜欢爬山,其实我只是为了省买水喝的钱!”
前路可期!
“我要给市慈善会打100分”
今年5月,健仔终于出院回家了。虽然渡过了手术难关,但是健仔每个月术后检查和药费就要约7000元。面对高额的医疗费,廖姨一家再次向佛山市慈善会“佛山市儿童大病医疗救助项目”提出了救助申请,并获得了21585.44元的资助。而早在2015年时,健仔也曾获得佛山市儿童大病医疗救助项目救助5000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感谢佛山市慈善会,感谢儿童大病医疗救助项目,我要给市慈善会打100分。”廖姨说,但愿所有的苦都停在2020年,她要感恩所有帮助过孩子的亲友们,感恩一切遇见。看着健仔逐步恢复活力,她感慨非常幸运来到充满爱的佛山,尽管前路未知,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经过近一年的康复治疗,今年9月1日,休学一年的健仔重新返回校园。清晨6点多,健仔背着书包和廖姨一起迎着朝阳走上了上学的道路。廖姨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最朴实的祝福,“愿你能追得上学习的脚步,天天开心成长。”
廖姨和健仔的眼中闪着光,那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如果你也想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捐款,小小的善款能汇聚强大的力量,为儿童大病困难家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佛山市慈善会成立于2001年,自成立以来,佛山市慈善会倡导慈善理念,宣扬慈善文化;积极推动佛山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募集社会各界资金,兴办各类社会公益事业;设置各类慈善机构,建立起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