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
3月已到尾声
一起来看看
本月创益合伙人计划
都有什么新进展!
健康讲座守护银龄
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老年健康服务的号召,助力社区长者提升疾病预防意识。3月19日,“风险早识别,疾病早预防”慢病服务进社区项目来到桂城街道中汇社区开展了“预防痴呆,留住爱的记忆”阿尔兹海默症科普讲座。
医护志愿者结合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症状、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强调“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性。医护志愿者表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与认知功能衰退存在关联,并倡导大家通过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及社交活动延缓病情发展。
活动现场,志愿者还为长者提供免费认知筛查服务,通过简易量表评估记忆与认知功能,帮助高风险人群及时就医。
项目简介
“风险早识别,疾病早预防”慢病服务进社区项目旨在通过建立由医院医护人员、医务社工、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组成的医社合作团队,共同搭建慢病患者或高危群体的预防和自我管理的支持网络,提升居民关于慢病预防、自我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并形成院社合作下的相关服务模式。
农耕助残播撒希望
3月20日,“‘农’情手作”狮山镇官窑残康人士农耕就业辅助计划组织官窑社区残康人士开展“希望田野,农耕趣享”助农活动。志愿者与残康人士一同走进田野,体验种姜的乐趣,收获成熟的蔬菜,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活动伊始,社工、残康人士和志愿者们早早抵达,对即将开始的农耕体验充满期待,现场热情高涨。在社工的统筹下,大家纷纷走进田间,志愿者与残康人士分工合作,先清理土壤杂草,随后迅速学习种姜技巧。从松土、挖坑到放置姜苗、覆土,每个步骤都井然有序。过程中,成员们互相协助,很快将姜苗栽种完毕。尽管部分残康人士起初有些生疏,但在社工和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他们逐渐融入活动,亲手将姜种埋入泥土,仿佛播撒下一个个希望的种子。
此次活动,对残康人士而言,不仅是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机会,更让他们通过劳动收获了自信与快乐,提升了社会融入感;志愿者们则通过协作传递了温暖,践行了社会责任。
项目简介
“‘农’情手作”狮山镇官窑残康人士农耕就业辅助计划是农业产业服务探索的延续,为残康人士提供多元化扎实的在地服务,运用南海区狮山镇官窑片区的乡村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结合现代农耕文化和新型农疗康复训练模式,拓展农业产业链,运用本土化特色公益服务,为有就业需求的轻度精神障碍康复者和轻度智障人士等残康人士提供支持性就业辅助服务,锻炼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在工作中的劳动和精细化能力、农业技能,在社会中所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展就业实践培训。
师友计划点亮未来
为深度了解学员职业发展状况,从而精准地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服务。3月,职场有你——特殊青年就业衔接服务项目组织拜访“师友计划”导师团,与导师们一同围绕学员当前的就业困境、职业规划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关键议题,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交流探讨。
在走访过程中,社工与导师们详细了解了各位学员的跟进情况,针对他们目前的求职或就业困境进行深入探讨,并逐步制定下一步的服务计划。视障导师吴老师作为残障群体中的一员,向社工反映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招聘需求缩减,导致残障人士就业难度大幅增加的情况。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吴老师在指导视障学员时,充分发挥同理心与丰富经验,着重引导他们转变就业心态。例如,学员小A最初因身体情况对就业充满担忧,不敢迈出第一步。吴老师通过分享自己从迷茫到掌握按摩技能并成功就业的经历,多次与小A促膝长谈,最终帮助他放下内心顾虑,主动调整就业心态。
何导师则更注重提升学员的自我觉察与认知能力,通过心理探索帮助学员深入了解自身性格特点、优势与不足,从而更好地找准自身定位。在就业技能培养方面,何导师结合自身擅长的销售领域给予针对性指导。针对有意尝试摆摊的学员,她从摊位选址、商品陈列到定价策略都倾囊相授。经过指导,学员们在销售技能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对未来就业增添了信心。
社工还了解到黄导师专注于学员心理成长,针对已就业学员因工作压力产生的情绪波动,她主动承担情绪疏导工作,定期进行一对一深度沟通。学员小C因职场人际关系问题产生自我怀疑,黄导师通过多次陪伴聊天,引导她从积极角度看待挑战,帮助她重新认识自我价值,最终稳定情绪重拾工作信心。此外,黄导师还积极为学员链接企业资源,与社工共同策划企业参观活动。如在参观塑料实业公司时,学员们不仅实地了解生产流程,还通过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明确了自身技能与企业需求的差距,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通过此次导师拜访,社工对服务对象在求职与就业方面面临的困境有了更透彻的认知,同时与导师们的关系也得到进一步深化。后续,社工团队将持续推进“师友计划”,全力搭建导师与学员之间更顺畅的沟通桥梁,促进双方交流更加深入高效,携手导师共同绘就学员成长蓝图。
项目简介
职场有你——特殊青年就业衔接服务项目通过“师友计划”,邀请具有成功职场经验的残障人士或热心公益的职场精英作为导师,陪伴残疾人求职者一起学习成长,为他们进行职业发展指导。在良师益友的帮助下,让他们更好地思考自身职业规划,帮助服务对象拓展眼界,增加对职场的深度理解。通过社工链接企业资源,开发就业岗位,以及一对一的帮扶等形式,提升残障青年的职业能力,帮助他们找到更具有发展性的职业岗位,实现稳定就业。
素材来源|佛山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佛山市心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佛山市恒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佛山市慈善会
佛山市慈善会成立于2001年,自成立以来,佛山市慈善会倡导慈善理念,宣扬慈善文化;积极推动佛山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募集社会各界资金,兴办各类社会公益事业;设置各类慈善机构,建立起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