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慈善新闻 >快来助力!佛山口碑榜点赞开始!
快来助力!佛山口碑榜点赞开始!
更新时间:2024-12-05 来源:本站 浏览量:281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debb61cc98d9b772b6105b61e516e4b5.png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2024年佛山口碑榜全民点赞活动正式启动

今年活动主要设置

“百千万工程”示范案例、政务服务改革案例

民生服务创新案例、经济服务创新案例

四大主题

 

其中

佛山市民政局

有三个案例竞榜

【民生服务创新案例榜】

02案例)

“百千万工程”示范案例榜】

03、04号案例)

快来为他们点赞!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a3b1a7a7a5b1f35a18da9533aeaec2af.jpg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63579bfbfcbae54b2cf8722e17469671.png



佛山市民政局竞榜案例速览


民生服务创新案例榜


02 托起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幸福梦”——佛山市双百圆梦行动项目织密爱心网 佛山市民政局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18b89ebe41ef26f7702c60a281d95dd7.png

为积极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织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网,佛山市各级民政部门创新依托“佛山市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建成全市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社会工作服务延伸覆盖所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实现了“线上大数据”与“线下铁脚板”无缝衔接。近两年来,为更好地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市民政局指导市慈善会联合市社会工作协会、“双百社工”持续开展佛山市双百圆梦行动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通过链接社会慈善资源,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精准帮扶服务,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急难愁盼”问题。

实施“智慧”慈善行动,做群众“看得见”的慈善

全力推进“智慧慈善”的“软件”——“慈链公益”平台建设,设置圆梦行动功能模块,以信息化手段规范管理“圆梦行动”项目,优化慈善服务及资源供给,优化申请流程,科学引导慈善资源供需精准对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市慈善会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从“微心愿”项目试点,不断拓宽“双百圆梦行动”的爱心版图,先后链接了佛山市食品捐赠项目、儿童大病医疗救助项目、佛山汉德“善修关节膝望奔跑”等项目加入。2024年9月,佛山市双百圆梦行动项目再添新助力。在和风仁心健康公益慈善信托的支持下,市慈善会联合市社会工作协会共同发起佛山市双百圆梦健康公益项目,项目可实现全病种覆盖,为患者提供现场咨询、医生上门(或远程视频)、专车接送住院就医、院内绿色通道和康复指导、跟踪回访等全流程免费优质医疗服务。

实施“阳光”慈善行动,做群众“信得过”的慈善

通过“慈链公益”平台建立“帮扶系统”,设置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自动分层分类、智能匹配探访频次、实时服务质量动态监控、红色预警管理、精准链接慈善资源等功能,实现了全市8.49万名“双百”服务对象档案电子化,“双百”32个社工站、126个社工点、794名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可视监控、量化评估;同时鼓励和引导各级慈善组织、基金会等优秀慈善项目入驻“慈链公益”平台,预计到2026年,可实现入驻组织达到300家,上线项目达到1000个。信息化的助力进一步提高“双百圆梦”行动项目运行的透明度,切实提升管理效率和公信力,促进我市公益慈善领域项目健康发展。

实施“全民”慈善行动,打造群众“齐参与”的慈善

以佛山市双百圆梦系列行动项目为引领,建立市、区、镇(街道)三级慈善帮扶资源供给信息台账,按照每半年一次的频率,定期更新《佛山市慈善帮扶资源供给信息台账》,供全市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爱心人士使用。《台账》历经5次完善更新,共链接了36个机构,138个项目,资金超3700万元。佛山市双百圆梦系列行动项目充分联动市社会工作协会、“双百社工”资源,通过“双百社工”入户走访,建立了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需求资料库,并链接多方资源购置圆梦物资、联动各级慈善资源提供慈善服务,让困难群众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慈善帮扶服务。

目前,佛山市双百圆梦行动项目累计支出善款逾300万元,为2826名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实现微心愿;为85名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健康咨询,并为5名困难群体提供免费优质的住院治疗服务;为24人次困难群众实施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手术;救助困难患病儿童33人次;为18户困难家庭进行房屋修缮;链接各类食品捐赠覆盖1008户家庭。佛山市双百圆梦行动项目将继续链接社会各界资源,打造“智慧慈善”“阳光慈善”“全民慈善”,完善精准化、立体化、全方位的帮扶体系,助推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百千万工程”示范案例

03 佛山市“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 佛山市民政局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ad093bc41245a3bd09cdbdfb41b42584.png

佛山市民政局突出“政策引领、全民参与、示范带动”的工作主线,引导全市社会组织积极投身“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贡献社会组织力量。

突出政策引领,着力增强专项行动实效性、可持续性。强化政策推动。印发《佛山市“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党建引领、发动自愿、开放创新、合作共赢”行动原则,确保“百社联百村”行动有正确的方向、持续的热情、灵活的方式、积极的回馈。强化组织动员。向社会组织发出倡议,推动建立社会组织资源供给信息库,在全省率先召开佛山市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暨“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推进会,推动社会组织与村(社区)进行签约结对,以圆桌访谈方式深入探讨社会组织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方向与路径。强化协同联动。市、区两级民政部门深入村(社区)调研,推动社会组织与村(社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建设宜居和美乡村、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激活乡村治理力量等方面共筑帮扶新模式。有110多家社会组织与60多个村(社区)进行结对或以其他方式参与专项行动,开展对接项目70多个,投入资金超1400万元。

突出全民参与,聚力“绿美佛山”生态建设行动。打造公益“红树林”。发动60多家社会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及企业在高明、三水区打造3片佛山社会组织公益“红树林”,认捐认种黄花风铃木、坚果树等树苗约500棵。开展慈善基金专项行动。指导市慈善会开展“绿美佛山1人1天1元”慈善基金行动,持续向全市发出倡议,号召社会各界“一块”做好事,掀起“小捐大爱”热潮,大力支持佛山绘画“半城山水满城绿”。目前,已有50多万人次参与捐款,募集资金超2060万元,参与捐款的社会组织及会员企业逾千家。助推“名企百园”建设。积极引导各级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捐建、捐设施的方式参与“名企百园”建设。南海区建筑业协会投入100多万元支持桂城怡翠公园进行整体升级,既助力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景观环境,又促进产业发展。

突出示范带动,用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增强竞标争先动力。出台《佛山市市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市级社会组织评估评分细则,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大局的权重分值,引导社会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温爱佛山等方面积极作为。搭建互学互促平台。依托“佛山社会组织会长行”“佛山市社会组织大讲堂”等活动,开展政策宣贯和考察调研,帮助社会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拓宽行动思路、创新帮扶模式、推动项目落地。今年以来,累计举办社会组织大讲堂9期、会长行活动5场、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交流活动1次。加强典型宣传。面向全市征集了“助力百千万工程”等优秀案例28个,激发广大社会组织投身专项行动的荣誉感和内生动力。广东卫视新闻联播在广东“百社联百村”专题报道中,聚焦报道了佛山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及顺德区造价与监理协会结对帮扶勒北村典型案例。此外,中国社会报、南方日报、佛山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市社会组织围绕“四个服务”、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进行宣传报道。


04 佛山市深化“乡村著名行动” 助推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佛山市民政局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ee65e6c50ebdab70079d4f604b9336e4.png

佛山市各级民政部门紧密围绕“百千万工程”部署,深入实施“乡村著名行动”,从建机制、织网络、强保护、重宣传等方面多措并举让“老地名留得住、新地名叫得响”,以乡村地名建设助力一流营商环境,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健全机制保障,夯实行动基础。将“深化乡村著名行动”与实施“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着力从编制地名规划、印发配套方案、健全审批机制、确定重点镇、召开工作推进会和培训会、开展深调研等方面强化统筹,积极助力全市乡村全面振兴。以《佛山市地名规划》为蓝图,推动禅城、南海区编制本地区地名规划,打造以禅城区河宕村“贝丘遗址”为背景的“贝丘路”、以康有为人物事迹为背景的南海区“有为片区”等一批“地名名片”,实现活用“老地名”与培育“新地名”双推进,让优秀地名文化真正“活起来”,以文化引领乡村生活和谐美好。

织密地名网络,便捷生产生活。今年经市政府审批命名街路巷4152条,做到月底报、次月批,为企业注册投产、商品房预售、居民入户等提供更大的便利,展现了佛山速度。通过对乡村地名命名、设标、上图等,进一步发挥地名公共服务价值,让“湖文街”“金云路”“明博路”“锦淼路”等一批街路巷更“有名”。市民政、公安、自然资源、交通等部门打破数据壁垒,明确分工、协同合作,全面采集“有名未批”的存量街路巷10万余条。构建佛山市区划地名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地名数字化优势,为公安、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交通、税务等部门提供了标准、规范、详尽的乡村地名信息,极大方便了群众旅游出行,促进乡村人员、货物、信息交往流通,让乡村既宜居更宜业。

传承地名文化,守护乡愁记忆。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老地名纳入保护范围,传承好佛山地名文化。编纂佛山市《标准地名图》《标准地名录》《标准地名志》《标准地名词典》等地名工具书,内容涵盖市、区行政区图等77张,分10类收录32972条地名和6641条标准地名词条。指导禅城区、南海区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对古县、古镇、古村落、古街巷、近现代重要地名及红色地名、著名自然地理实体、历史地名等7类地名文化遗产进行认定保护,向社会公布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推动“亮名”“扬名”,讲好地名故事。编制全市“乡村著名行动”重点镇及其辖区内行政村“一镇一图、一村一图”,内容涵盖街路巷、公共服务设施、兴趣点等地名信息并附设“地名+”简介二维码,采用线下张贴,线上扫码阅读的形式让乡村“亮名”。组织开展“地名+”展示、地名研学、地名文化故事进社区进校园、拍摄地名宣传视频等系列宣传活动,服务覆盖超359万人次,让乡村更“扬名”。例如,禅城区推出乡村街路巷命名系列报道,南海区推出《廿四节气·写在大地上的历史》系列视频和开展征集“最美地名”等系列活动,顺德区依托北滘镇推出《这,是北滘》栏目,让群众身边的地名文化看得见、听得见。



怎么才能为他们点赞呢?

点赞攻略请收好


1.

12月3日至12月13日

 

2.点赞规则

每个IP每天可点赞3次,其中佛山+点赞界面每天可点赞2次,微信入口每天可点赞1次。


每次点赞需在“百千万工程”示范案例中选择5个,政务服务改革案例中选择5个,民生服务创新案例中选择5个,经济服务创新案例中选择5个,点击提交即可完成点赞。


3.点赞方式


方式一

1)打开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2024年度佛山口碑榜点赞页面,可投一次票。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fb7d0eab37b14d317b586fe27ce022f7.png


2)进入主页面点击“开始点赞”。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0125c2622b51e4ed81d79854ca8f7c54.png


3)请选【“百千万工程”示范案例榜】03号、04号,【民生服务创新案例榜】02案例。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265dcd3f7a92343b2e657b2161d9c24e.png

(4)“百千万工程”示范案例、政务服务改革案例、民生服务创新案例、经济服务创新案例必须同时选择5个,最后点击提交选项即可。


方式二


1)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佛山+APP,可投两次票。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586a86359e8f683095ca3af9076484bf.png


2)下载佛山+APP后,进入主页点击右下角浮窗进入投票首页。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d3cc6e6ecbe9b8c9a4a645d3641bfd91.png


3)进入主页面点击“开始点赞”。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619566629a76c64c1bf8f32884df00fa.png


4)请选【“百千万工程”示范案例榜】03号、04号,【民生服务创新案例榜】02案例。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e44ae92e6a2779bd615b221ce691d638.png

5)“百千万工程”示范案例、政务服务改革案例、民生服务创新案例、经济服务创新案例必须同时选择5个,最后点击提交选项即可。



等你来赞!

快给他们送上最给力的支持吧

图片



来源 ▏佛山民政

 

ueditor/imgs/20250104//20250104/a1886b121acc74afee15b94bad13be43.jpg

佛山市慈善会

佛山市慈善会成立于2001年,自成立以来,佛山市慈善会倡导慈善理念,宣扬慈善文化;积极推动佛山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动员全社会力量,募集社会各界资金,兴办各类社会公益事业;设置各类慈善机构,建立起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图片

公众号
微博
电话
0757-8303555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