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阳光明媚的六月
我们以慈善为桥梁
搭建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通过传递正能量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鼓励
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创新社交模式
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青少年平稳度过青春期的关键。社会并非抽象概念,而是由具体的人和他们之间的互动构成。6月1日上午,“护心灵,同成长”阳光助苗项目在世博嘉园的活动室开展了“沟通100FUN”青少年人际交往小组第二期活动——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活动开始后,社工与组员一同回顾第一节小组内容,同时通过“撕纸游戏”开启破冰之旅。在游戏中,社工带领组员在倾听与沟通的情景下,体验了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方式。
紧接着,在“驿站传书”环节中,组员分为两队,每队的最后一名队员通过在队友背上画画的方式,逐步将信息传递给队伍最前面的队员。在每一轮游戏的策略讨论时间里,两支队伍都认真地商议各自的策略和秘诀。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组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以及在传递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他们学习了如何在与人沟通时更有效地传达和接收信息,从而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最后,社工引导组员通过“糖衣炮弹”游戏与更多组员进行交流,相互发现并欣赏对方的亮点。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学会了如何去感受欣赏和认可带来的积极情绪,同时对自己有了新的了解,并对彼此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包容。
通过互动游戏,社工引导与鼓励大家勇于结交新朋友,增强交友自信。游戏过程中,组员们学习人际沟通技巧,体验人际支持带来的积极情绪。这不仅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沟通与交往的意义,还逐步培养了健康、积极的社交模式。
项目简介
“护心灵,同成长”阳光助苗项目与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学校、家庭多方联动,通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以预防干预和咨询为辅”的方式,在佛山市筛选20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提供康复指导跟踪服务,帮助患者促进康复的同时推动青少年康复“旅程”中家庭的互动与成长,促使家校医社合力,为青少年成长共同营造理解、支持、健康、温暖的康复环境。
联动志愿者力量
助力外来务工子女成长空间营造
“我们先一起量一下家里空间大小……”在泳国家里,志愿者耐心引导儿童使用卷尺,为家庭进行空间规划设计。
为改善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学习环境,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志行社工积极开展“梦想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成长空间营造参与计划。该项目立足平胜、西约两个农村社区,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需求,以“儿童成长空间营造”为切入点,根据家庭实际情况,添置书桌、书架、图书等,促进家长及儿童共同关注家庭教育。
桂城绿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作为项目重要参与力量,积极助力项目开展。在社工的支持和引导下,志愿者陪伴亲子家庭以“梦想角”规划打造为主题开展家庭会议。“你们可以将这里的东西整理一下。”志愿者鼓励家庭成员充分讨论,商量书桌摆放位置及家具调位,为亲子家庭打造良好的家庭成长学习空间做准备。
拧螺丝、扶桌腿、拿桌板……在空间营造过程中,亲子家庭在社工和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一起安装桌椅。志愿者还分享了“物以类聚、物尽其用、物归原处、持之以恒”的收纳小技巧,进一步提升了亲子家庭对收纳技巧的认识和应用。
“我没有想到你们会关注到我们孩子在家的学习环境,挺感动的。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对于我们来说,都很温暖!”项目自2023年8月开展,截至到2024年5月31日,已为外来务工人员亲子家庭共44户58人建立档案,其中已联动志愿者为29户38人完成第一阶段的家庭成长空间营造,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安装了书桌、架,配置了理想的书籍,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助力儿童全面发展。
项目简介
本项目立足于平胜、西约两个农村社区,关注外来务工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及需求,以儿童成长空间营造为切入点, 以“家庭会议——空间营造——家庭成长日”为主要参与路径,激活家庭内驱力,促进家长及儿童共同关注家庭教育,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助力儿童健康发展,探索外来务工家庭有效的家庭教育支持模式。
佛山市慈善会
佛山市慈善会成立于2001年,自成立以来,佛山市慈善会倡导慈善理念,宣扬慈善文化;积极推动佛山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募集社会各界资金,兴办各类社会公益事业;设置各类慈善机构,建立起社会救助体系,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